今年雙11,江蘇預計快遞量將達到8億件;深圳預計達到5.45億件;四川預計收發快遞4.7億件,人均約5.6個包裹;湖北省快遞量將超過2億件;重慶預計快遞量超1.4億件;內蒙古預計快遞量近1.18億件,同比增長31%;南京預計快遞量過億;云南超過7000萬件……2021年的第13個雙11,最大變化恐怕就是雙11周期首次全民范圍內拉得更長,進入11月首日即開始,雙11快遞量峰值日到15-16日預計將持續9天。
國家郵政局此前部署:2021年快遞業務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節(2月1日)前夕,共計92天。
國家郵政局發布:11月1日當天,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5.69億件,同比增長28.54%。其中廣東省和浙江省快遞攬收量雙雙破1億件。數據顯示,京東雙十一售賣期首日,從10月31日晚8點開始的4個小時內,累計售出商品超1.9億件。天貓雙十一僅開售一小時,就有超2600個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全天。
有口皆碑的順豐公布了自己獨家新玩法:一是為將貨物高效直達到用戶,順豐開啟了獨立并漸趨成熟的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數據科技服務公司之路;二是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順豐將在深圳、廣州等地高校持續投入無人車助力高峰末端派送,滿足在樓宇、園區、公開道路等不同場景下的即時配送需求;三是全面支持鄉鎮地區高峰期快件收發需求,2021年順豐鄉鎮網點從5000多個提升至7300多個,村級站點從1萬個增加至6.8萬個,在縣鎮服務人員投入從1.9萬增加至2.9萬,儲備超過1.2萬輛運輸車輛,派件線路及班次超過1萬條;四是運力保障上,10月8日,順豐航空第67架全貨機正式加入順豐機隊,高鐵方面,“雙十一”期間計劃新增50條高鐵線路(日均達360條),每條線路約可增加1.5T運能,干支線運輸方面,峰值計劃臨時新增車次4.8萬輛;五是跨境電商取得大突破,10月25日首列成都中歐班列“順豐國際專列”順利開行,共裝載了50個集裝箱的電子產品、機械配件、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等貨物,為我國西南地區以及歐洲大陸之間搭建起了又一條穩定的雙向運輸和貿易通道。
此外,順豐已著重關注“退貨”這一物流市場,今年更是針對雙11推出了快捷、豐巢自寄乃至“0元退”業務,自2020年順豐成為拼多多獨家上門取件退換貨快遞服務商以來,對電商全平臺退貨率達到近25%的這一市場,順豐無疑想收獲更多。
自營模式的京東物流早已深諳此道,尤其對其忠實的PLUS老用戶而言,免費退、取件上門快甚至用戶后臺只需點擊退貨需求退款即到賬模式,已成為牢牢吸附用戶粘性、穩定用戶體驗感、滿意度、忠誠度的制勝法寶,且行業競爭門檻較高。
今年的雙11,末端配送的智能高效與安全防疫成為京東發力點。為此京東物流共投用近400輛智能快遞車,分布在全國超25個城市,與去年同期相比送達單量大增超200%。據悉,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已在北京、天津、蘇州、常熟、蕪湖五大城市實現常態化運營,覆蓋城市社區、商業園區、辦公樓宇、公寓住宅、酒店、校園、商超、門店等八大場景。
此外,作為國內首家將自動駕駛應用到物流實際場景中的企業,10月18日,京東物流正式發布了第五代車智能快遞車,至今,京東物流已完成了“五年五代”的更新迭代。未來兩至三年,京東物流還將持續研發及投用數千臺智能快遞車,發揮末端配送優勢,持續提升服務體驗和效率。
另一方面,繼續穩步擴大下沉的鄉鎮村收發貨范圍正在進一步打造京東物流核心競爭力。截至11月8日,京東小哥送貨范圍覆蓋了全國幾乎所有城鎮和鄉村,而且在全國93%區縣84%鄉鎮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環比今年618期間又產生了明確增長。尤值一提的是,不僅僅是送貨,更是偏遠農村農特產品到中心城市餐桌的逆向“收”貨。雙11期間,京東首個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已在“西北電商第一縣”武功縣正式投入運營,提供采購、冷藏、加工、分選、包裝、物流配送于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徹底改變了粗放式銷售、大小果子混著賣的情況,真正讓好果子賣上好價錢。京東物流今年將把全國1000余個產地產業帶的農特產品帶向全國。
今年雙11快遞業務的另一大顯著變化首推“綠色”。10月18日,更有包括中國郵政速遞、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百世、德邦、宅急送、京東、菜鳥、蘇寧、拼多多、極兔、跨越、優速、豐巢、近鄰寶等在內的18家企業積極響應中國快遞協會提出的“綠色雙11”倡議。
菜鳥綠色物流無疑走得更遠。今年雙11,菜鳥聯合天貓共同推出6萬菜鳥驛站發放750萬雞蛋激勵包裝回收、1萬菜鳥驛站試點舊包裝循環寄件項目,并上線“個人減碳賬單”、聯合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發起“綠色合伙人”行動,最大范圍鼓勵和推動快遞包裝回收,讓綠色回收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
此外,天貓雙11期間,位于上海嘉定、武漢江夏和黃陂、東莞清溪、杭州下沙等地的6個菜鳥物流園區全部使用上了園區倉庫的“綠色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綠色配送同樣是菜鳥綠色物流的關鍵環節,2021年天貓雙11期間,全國70城市200余所高校將落地350輛菜鳥無人車小蠻驢送貨。相較于傳統燃油車,菜鳥無人車小蠻驢采用電能,充4度電可跑100公里,一輛無人車每天工作8個小時,最多能派送400個快遞。
而通過智能合單技術,菜鳥全球包裹網絡預計能減少近2000萬次末端配送,以德國地區為例,如果消費者5個包裹能完成合單,相較單個包裹的逐一配送可減少末端配送中約80%碳排放。
值得稱道的是,菜鳥綠色物流對快遞員辛勤付出的“看見”。除了派件補貼紅包發放,在攬件補貼上,菜鳥裹裹投了3000萬元,一些平時訂單較多的快遞員算過賬:一個雙11大概能增收5000元左右。同時,菜鳥裹裹還將為快遞員免費提供5類快遞員保險,包括意外醫療保險、意外住院津貼等。
中國快遞業務的高速發展仍勢不可擋。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今年半年業務量已達到400億件,相當2017年全年水平,比去年提前了約2個月。
就在圓通旗下圓通金融推出總額10億旺季保障資金,全力幫扶全網分公司做好旺季保障、穩定度過業務旺季之際,另一家百世快遞卻突然宣布,將以約68億人民幣出售給極兔快遞。據媒體報道,百世集團對自己的定位是供應鏈服務企業,并非快遞公司,這也是此次被賣掉的主要原因——自動化程度不足導致成本劣勢,競爭力疲軟。